疫情防控人人有責,防護知識一起掌握。大眾網·海報新聞推出《健康“同期聲”》,帶您了解科學防疫相關知識,大家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近日,有網民稱,“紫外線消毒殺菌率達到99%以上,對于消滅流感病毒0.3秒就可以了,用于降低新冠病毒傳染致病性0.3秒時間就足 [詳細]
9日,網絡上流傳著一份《通知》,宣稱:“根據上級文件魯醫保發〔2022〕17號文規定,從2022年12月9日零時起,取消免費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現將有關收費情況告知如下,核酸檢測單人單檢價格為18元/次,核酸檢測混檢價格為3.6元/次”。 [詳細]
近日,網絡上有關濟南環聯夜市搬遷的消息被炒得沸沸揚揚,有不少人稱環聯夜市已經搬空,東邊王舍人夜市已經掛上了招牌。11月30日晚,記者聯系到環聯夜市運營部負責人謝偉,“沒有的事!環聯夜市還未搬遷! [詳細]
這幾天,我國出現了寒潮天氣,大部地區氣溫暴跌。此次寒潮不僅影響范圍廣,還伴有雨雪天氣。一些和冬季有關的謠言也趁著這股寒潮刷了一波“存在感”:“三重”拉尼娜帶來三倍寒冷、德絨是目前最保暖的制衣材料、冬天熱車越久越好、柿餅上的白霜是防腐劑……這些謠言誤 [詳細]
近日,濟寧萬達和百花公園交叉路口“有人販子”的言論在朋友圈和抖音等媒介傳播。了解情況后,濟寧市公安局市中區分局第一時間組織警力對事件展開調查,通過詢問當事人、實地走訪、視頻追蹤等工作,證實網上傳言為編造的謠言。 [詳細]
近兩天,有傳言稱“廣州全市即將‘靜默 ’10天”。對此,在11月25日下午召開的廣州市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廣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新聞辦主任朱小燚回應稱:“我們留意到,微信朋友圈有‘廣州靜默’‘廣州封城’的說法。受廣州疫情防控指揮部的委托,廣州沒有靜默的 [詳細]
11月23日晚,網傳“北京站建站63年來第一次閉站,這將載入站史”。24日,北京站工作人員告訴海報新聞記者,目前車站處于正常運行狀態,沒有閉站。 [詳細]
近日,有網友反映,微信群里流傳著一則“特別提醒”:“進入菜市場、商店、醫院、銀行等場所辦完事后出門時,一定要再掃一下場所碼,這樣大數據就會證明你已出門,如果再有陽性病例進入就與你無關,可以避免成為密接者……大家一定要轉發!” [詳細]
隨著市場中蔬菜的種類越來越多,關于蔬菜的各種流言也甚囂塵上,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瞧一瞧。 [詳細]
睡覺時手機放枕邊容易致癌?空調開26度涼快又省電?朝左睡會壓迫心臟?……這些耳熟能詳的“偽科學”,你相信過哪些?健康類謠言滿天飛,如何識別真偽可真是太重要了!下面將為大家揭開真相! [詳細]
月餅作為中秋佳節的時令美食,已經不僅僅局限于老式的月餅外形和內在,商場上出現了形狀各異、口味新奇的“新式月餅”,比如無糖月餅、保健月餅等,月餅行業為了適應更多人對健康的需求,以各種“噱頭”來滿足人們對美食和健康的雙重追求。 [詳細]
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通過官方微博辟謠,稱援引的論文既不涉及未來10年的溫度預測,更沒有提出、也不支持“今年是未來10年最涼爽的一年”的結論。該論文關注的是極高溫室氣體排放情景下(RCP8.5),到2100年,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可能變化。 [詳細]
“新國標紅綠燈取消讀秒?”“箭頭燈和圓盤燈傻傻分不清楚?”近日,有關“新版紅綠燈”的消息在網上不斷發酵,讓網友一頭霧水。8月22日,記者從濟南交警科研所信號控制研究室了解到,所謂的“新國標”其實并不新,早在2016年《道路交通信號燈設置與安裝規范》就已經發 [詳細]
近日,網上流傳部分“濟南初中中考成績排名”等類似內容。記者從濟南市教育局獲悉,網上流傳排名均屬不實信息。 [詳細]
都說“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可面對家中的剩飯剩菜,不少人心中卻犯了難:倒掉吧,實在是太可惜;第二天熱一熱吃吧,“亞硝酸鹽超標”“致癌”“中毒”這些詞,又讓人擔心…… [詳細]
“研究發現睡前玩手機傷眼又折壽”的話題日前登上微博熱搜。產生這種說法的起源是一篇英文科技報道,其中介紹了一項新近發表在《自然通訊》上的研究。美國巴克衰老研究所的研究者發現,限制飲食有延長果蠅壽命的作用,具體機制為激活了一些節律基因,而一個意外發現是 [詳細]
6月7日下午高考數學科目考試結束后,有網民發布數學全國乙卷、全國新高考I卷部分試卷圖片,被疑泄露試題。教育部教育考試院高度重視,第一時間向公安機關報案。 [詳細]
空氣炸鍋因其高效和少油的優點,成為不少家庭的明星小家電。不過,也有人認為,空氣炸鍋是智商稅,用它烹飪食物會致癌。其實,這次空氣炸鍋是被冤枉了。最新一期“科學”流言榜發布,對近期廣泛流傳的健康流言進行集中辟謠。此次,奧密克戎太強需室外消殺、“秒睡”的 [詳細]
4月13日,有數段主題為“不要團購”的聊天記錄在圈群傳播。聊天記錄稱,祝橋千匯三村團購了肯德基,配送上門后,有55戶居民感染陽性,且該謠言還衍生出不同版本,涉及浦東三林等地。經核實,該聊天記錄為虛假消息。 [詳細]
4月5日,有網友發布“山東鄄城鳳凰鎮志愿者抓住一名疫情期間私自外出的居民并拿著推子給他剃頭”的視頻,引發網友廣泛關注。對此,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采訪多方了解到,網傳視頻為關系密切的4個人擺拍的“惡搞視頻”。 [詳細]
“車主如果把車停在停車場,最好把ETC卡給拔掉,有人會用ETC設備掃描套走卡里面的錢!贬槍W上關于ETC的傳言,交通部門負責人今日做客首都之窗時進行了辟謠。 [詳細]
濟南地鐵7號線延長至齊河為不實消息,有關地鐵線路規劃清以官方公布為準。 [詳細]
網絡流傳所謂中國人民銀行網站發布“風險提示”的圖片,稱將對全國地區各大銀行展開個人儲蓄用戶排查業務。此為假冒網頁散布謠言,性質惡劣;ヂ摼W不是法外之地,人民銀行對造謠、傳謠行為嚴厲譴責,并已向公安機關報案,將依法追究相關責任。 [詳細]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始終高度重視新冠病毒溯源問題,秉持科學精神,以開放態度積極參與全球溯源合作。在中國主動積極的配合下,世衛組織專家兩次來華開展溯源聯合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得出了權威結論,使得溯源工作得到了極大的推進,中國的付出得到了廣泛的 [詳細]
一段時間以來,西方反華勢力炮制所謂“新疆數據項目”“新疆受害者數據庫”“維吾爾過渡期司法數據庫”,籠絡收集所謂的“證人證言”,借此散布謠言,妄圖以假亂真、破壞新疆社會穩定、人民生活秩序。 [詳細]
由中央網信辦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主辦、中國互聯網聯合辟謠平臺征集評選的“2020年度中國互聯網辟謠優秀作品”27日在京揭曉!2020年度中國互聯網辟謠優秀作品”采用網絡專題、圖文信息、視頻播發等形式線上發布。 [詳細]
我省作品入選“2020年度中國互聯網辟謠 優秀作品” [詳細]
2月20日,河北衡水。有網友爆料一段視頻稱,在衡水野生動物園內一名游客體驗蹦極項目被倒吊在半空中,疑似出了事故,感覺很嚇人,現場還能看到有人通過纜繩營救受困游客。21日,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聯系到該景區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回應稱,網傳內容不屬實!拔覀冡槍 [詳細]
詆毀英烈的人,又抓了一個。20日晚,平安北京發布消息,將在多個微信群里詆毀英烈的陳某強抓獲。加上周四已經被南京警方抓獲的微博大V辣筆小球仇子明,這一波已經有兩個人因為詆毀英烈被刑拘,等待他們的將是法律的嚴懲。? [詳細]
春季萬物生長,是補鈣的黃金季節,很多人選擇喝牛奶補鈣。然而關于牛奶的這些“假知識”,你知道多少?來跟小編一起戳破這些關于牛奶最常見的“假知識”吧。 [詳細]
一周工作四天半是不是聽上去很美好?近年來,多地區開始試行4.5天彈性工作制。不過,今后會被“官宣”推廣嗎?人社部答復來了。 [詳細]